孔伟平、齐志君律师参加西城区政府组织的项目专家论证会
总部要闻2013-01-11 2013年1月10日,西城区政府组织关于某地区业态调整的专家论证会。参加本次论证会的有西城区相关政府机关负责人、部分高校、科研机构学者教授、律师等十余名专家,鑫诺所孔伟平、齐志君律师应邀参加。
本次项目的业态调整规划方案由中科院某所制订,供论证的包括二部分内容,一是该《地区业态规划》,描述的近期、远期业态的发展方向和目标,二是《地区行业准入目录》,对该地区的行业按鼓励、限制和禁止作了分类。
与会专家都发表了意见,主要是对规划方案的具体细节提出了查遗补缺的建议。北京市法制办的同志、国家行政学院的教授以及另一名律师,也从业态规划和《地区行业准入目录》法制依据角度提出了一些疑问或建议。
孔伟平律师最后一个发言,与其他专家不同的是,孔律师的观点比较鲜明,主要集中在《地区行业准入目录》是否具有法律依据的问题上,孔律师认为,政府依法行政,不能停留口头,要落实到具体工作上,政府给自己设权一定要谨慎,该《地区行业准入目录》属于行政许可,但没有法律依据,不应实施。孔律师的主要论证意见有:
1、限制、禁止部分业态的法律依据——凭什么?
业态调整是新兴领域,作为实施机构,政府应重点关注其行为的合法性。按照一般法理,政府的公权力以法律规定为限,公民的私权利以法律的禁止为限。即,没有法律规定的权利,政府就不能行使。日前热议的“闯黄灯”,也是因为制定时的法律依据不足导致交管部门受到公众的非议。而就在1月9日的新京报头版,即刊登了西城区开通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网,公开了区政府的9大类6636项行政权力清单。可见西城区政府非常注重依法行政,因此本次业态调整更应明确法律依据。
2、限制低端、鼓励高端的商业考量——为什么?
行业业态调整更多应依靠市场的自身调节,而不是由政府强制来调节。今年常提出的“大市场、小政府”即是此意。所谓行业的“高端”、“低端”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,如以前在天桥摆地摊的艺人是所谓的“低端”行业,要进行取缔。而随着传承民间文化观点的普及推广,现在的天桥艺人又成为鼓励的行业。因此,业态的区分不好一概而论,不应简单的采取限制、禁止的行为来强制调整。
3、解决问题的建议
鉴于本次业态调整限制、禁止部分行业发展的法律依据不足,建议参照本市其他区的模式,对于法律明确要限制、淘汰的行业依法办理,对于其他拟限制的行业采取加强管理,依法处罚甚至取缔,同时采取实际措施鼓励适合的行业发展,以引导市场对业态逐步进行调整。
同时,孔律师还提出,政府日后进行类似项目时,建议律师及其他相关专家尽早介入,以提供相关专业意见,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。
起初,孔律师表态认为《地区行业准入目录》缺乏法律依据时,与会人员显得有些惊讶。但随着孔律师细致分析后,其观点得到了大家的认同。西城区法制办的领导、项目指挥部的同志也表示,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切实加强依法行政的观念,要更多听取法律专家的意见,将律师等法律专家的介入时间点提前,以保障项目合法有序的进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