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宁律师回顾了自己初入律师职业的经历。1984年,他大学毕业分配到天津第一法律顾问处,当时顾问处有一百五十多人,号称全国最大的律师事务所。那时候大学生很珍贵,百分之七八十的律师都没有上过大学。刘宁律师在律所很受重视,先后有三位老律师做过他的师傅,他们身上有不同的优势。当时师徒关系是很有传承感的,师傅会把执业经验进行传授,包括很多细节,比如他会从订卷开始教,卷怎么订,针怎么下,卷宗包括哪些内容,材料怎么折叠,具体怎么写说明,怎么摁手印,怎么盖上自己的名章。当时他觉得这种训练是非常有裨益的。师傅非常严苛,一份熬夜写出来的材料提交给师傅,师傅看一眼,不告诉你哪错了,往地上一扔退给你,你要拿回来自己反思琢磨,再提交。当时他觉得自尊心挺受挫的,发誓将来自己有了徒弟绝对不能这样对待他。但这种严苛方式确实快速的提升了年轻律师的业务水平。
在师傅的传帮带模式下,办案的基本功打得非常扎实,比如怎么跟客户见面,谈话的要素,如何节约时间、抓住重点,如何厘清法律关系, 抓住案件关键点,怎么和法官交流。那时年轻律师到了律所,先做刑事,再做民事,再做经济,再做涉外经济,兜一大圈就接触很全面了,跟着师傅,随时可以提问,同时有很丰富的学习实践机会。后来成熟了,就出来和朋友创办了自己的律师事务所。
经过将近四十年的律师执业,把这一行真正当成自己的饭碗的话,就会倍加珍惜,因为干不好就会砸自己的饭碗。
很多年以前,刘宁律师曾经和一位司法部律师司的老司长聊天,说到“什么是一名优秀的律师,优秀律师的标准是什么”,老司长就说了四点:一,要有比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;二,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;三,要有扎实的文字表达能力;四,具备快速反应能力。
要注重这四种能力的培养,先别说自己没有机会呀、没有案源呀,先说说自己的能力达到没达到。当你自己能力达到了,外部的资源只要有机会就能抓到。否则,即使给了你这种机会,你一样把机会错失。考虑问题的时候首先要找自己的缺点和不足,然后再营造外部环境,有了机会就义无反顾的抓住,这样的成功率就会非常高。
怎么建立自己的客户群并维系和客户的关系?一定不要只考虑到眼前的利益,要看长远。有的律师,客户来了,掐表,计时收费,刘宁律师是非常反感这种方式的。他觉得在中国文化背景下,客户来了,很真诚的沟通,客户觉得你水平还不错,而且是个可以信赖的人,他就会找你。第一次收费要比正常收费略低,当然也不能低到恶意竞争的程度,当你用出色成绩证明了自己以后,再提高价格,人家也愿意,你确实值得这个高价格。法律顾问费,一年10万,20万,30万,50万,你都是这样一步步涨起来的。客户群其实就是朋友群,客户忠诚度很高,他会一直跟随你,因为你人好啊,水平高啊。作为青年律师,美好的理想和现实的压力,要选择哪一个,刘宁律师认为要把“出大名,挣大钱”的想法暂时压一压,像易经里的坤卦一样,厚德载物,人厚道,水平又高,没有不挣钱的道理。就怕德不配位,摔得很惨。
关于怎么选择专业的问题,有些年轻律师特别渴望做一些“高大上”的专业,上市啊,涉外案件啊,涉及合资企业啊那种商务谈判啊,大的投资,私募基金,破产......但是大家要知道,这些业务都不是你想做就能做成的。要干一行爱一行,撞见了就把它做好,每个案子都认认真真去做,专业是慢慢形成的,是一个自然的过程。当你一个、两个,慢慢在做一类案子的时候越来越有心得,你会著书、讲座、研究,慢慢成为这方面的专家。但是你凭空就说自己就要做哪方面的专家,但你没有案源,没人找你。这样你一方面荒废了手里的事情,另一方面沉溺于空中楼阁。律师要成为广谱的律师,还是成为专业律师?可以在广谱的基础上,找准着力点。